這禮拜從揚塵大接手一支Daiwa頂級八工竿,原本是朋友要的,搞到後來卻是自己收起來,沒辦法~這塗裝真讓人心動!

再者Daiwa也只出這一支頂級八工竿,不像Gamakatsu出了瀨吟一、二代、山紫、三景、瀨里及凌景等一系列另人愛不釋手的八工竿,愛收藏的我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不收下來對不起自己!在收這支竿之前已聽聞此竿很多人用不習慣,不過沒關係我早已有收藏的準備,接著就和白大哥約好這禮拜天來去試竿看看,今天八點半一到釣場,和大哥一見面,就先來個釣竿相見歡吧~ ???
蝦米!竟然有兩支Daiwa競技八工竿~你可以去網路上找看看,要讓它們擺在一起拍照的機率是0%,另外要找到其它相關的資訊真的是少之又少!就我所知,這是一支很特殊的竿子,竿子仕舞92公分、全長3.96公尺,是支長節的競技八工竿,竿身素材為先進的SVF超高碳纖維製成,是DAIWA當時惟一一把導入在八工竿中(之後也沒有了~),另外我們與常見的八工竿Gamakatsu三景390做為比較,仕舞約為58公分,節數8節,而它只有5節,塗裝部分是很少見的金屬電度變色調式樣,此塗裝與同時期Daiwa六華仙へら鯽魚竿相似,竿穗為先進的金屬卡拉環,比がま出的萬轉竿穂更不易纏線,自重54克與三景45克差了快10克!此竿當時日幣售價49800比山紫以及後期三景3萬初的日幣高出許多~
資料來源︰Daiwa釣用品總合目錄(2002)
此竿的誔生正處於台灣及日本對八工(溪哥)競技最興盛活躍的年代,當時台灣人富裕造就了休閒產業的發達,然而釣魚休閒也是其中一環,釣具店林立光是新北新店就有2、30家以上,北中部的溪釣隊紛紛冒出頭,所以釣竿需要大增,常聽說某溪釣隊對某特定的竿子進行3、50支訂購,那時台灣的溪釣隊常與日本進行交流,所以日本釣具業也很重視八工竿這個區塊,在最巔峰的時期Gamakatsu成就出山紫銘竿而Daiwa也不惶多讓也出了這把SX 40競技八工,可惜的事,大家已習慣重心靠近手把八工竿,對此竿重心接近一二節之間以及長竿節似鯽魚竿的調性等原因而望之卻步,所以此竿生產週期一到(2000-2005)五年就結束了,之後也沒出類似的產品,後繼都是以清瀨竿做為八工竿的代表。
近期就我在網路上竭盡所能也只有找到4把(包含這兩把),當然啦一定還有,只是數量不多,我猜全台現在還有個二、三十把就很偷笑了~呵呵~白大哥這支也是我買的,要尋找此竿可真是不容易,至於我為什麼要買此竿呢?還不是大哥自從我幫他從日本代購網買回來之後,那一陣子常常灌輸我這竿子的競技釣性、稀有性及操控難度...總之是支不好駕馭的竿子!洗腦之後讓我產生了好奇...另外曾經擁有此竿的大哥朋友一天竟可釣到13斤魚獲,當天他(大哥)拿瀨吟一代硬調39也才7斤多而已,這也讓他嚇了一大跳,從此之後一直對此竿相當的嚮往著...(好像講遠了...)別想太多...我只是朝著收藏角度去把玩這支竿子~
言歸正傳~跟白大哥寒喧幾句之後各自吃完早餐就開始組裝釣具,不久就抛竿釣魚了,才抛了兩竿,心裡想這竿子真的很硬、彈力也太好了吧~ 才講完第三竿就炒米粉了~*^@#,花了一點時間才搞定,大哥說話了(不習慣喔)~嗯! (你的揚竿動作要放輕,還有.....) 是!我會記住的,經過了抛送十幾竿之後,修正力度及揚竿角度,一旁的大哥盯著看及修正指導,又抛了幾十竿終於抓出了揚竿的節奏,線組也不再打結了,接著我繳出了一波抛10中10尾溪哥的成績~還好今天有人在旁指導,不然這支竿子也只能擺進櫃子把玩好看的~另外這把竿子的竿身的彈性回復力真的不錯,當中魚刁著竿子時,大尾的溪哥、石濱都能輕鬆化解暴衝的力道,不用多花力氣就能讓魚乖乖順順的拉回來,也就是因為彈性好,所以此竿才會設定在競技快速起魚為目的。
雖然我掌握了一些覺竅,但是回頭看看大哥,人家可是一尾一尾接著拉上來耶,看大哥的動作絲亳沒有停頓,而且動作之流暢的跟什麼一樣...我得要趕快練習,趕緊熟練控竿的技巧!

中午12點了,我將竿子小心擺放在草叢邊,蹲在大哥的後面吃午餐,順便學著揚竿、控線的技巧,吃完中餐趕緊拿起釣竿繼續拚下去!
三點半了,今天概估了一下比上次少一點點,看來我已可以駕馭此竿,在此感謝白大哥的細心教導讓我很快的進入狀況,相信當我將此竿熟練之後,其它がまかつ的八工竿應該更能駕輕就熟,今天學到的東西遠比魚獲來的多來的開心~最後一樣魚獲全部飭回! 回家囉~
天氣︰上午晴天,下午陰有陣雨、氣溫26度至32度、隅有風
河道︰平瀨、淺瀨及闊瀨地形
使用裝備︰釣竿︰DAIWA SX 40八工競技硬調SJ、浮標3號、母線0.4、子線0.2、OWNER秋田狐1號鈎
留言列表

